11月14日,南開大學•滄州渤海新區綠色化工研究院掛牌運營。這是南開大學在校外建設的首個納入教學和科研總體布局的研究院,是滄州市對接天津、推進合作取得的又一可喜成果,也是滄州渤海新區聚才引智的又一杰作,標志著研究院進入了實質性建設階段。
滄州市委書記楊慧與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共同為南開大學•滄州渤海新區綠色化工研究院揭牌。
滄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梅世彤出席揭牌儀式并致辭。梅世彤說,南開大學•滄州渤海新區綠色化工研究院、化學藥品研究開發公共實驗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中試基地)等科技創新平臺全部建成后,不僅可以為南開大學“雙一流”學科建設加油助力,更可以構建起從研發到產業化的全生命周期科技創新體系,是一個優勢互補、共贏多贏、惠企惠校的大工程、好項目。
曹雪濤在致辭中說,南開大學•滄州渤海新區綠色化工研究院是南開大學新百年關鍵節點上的重要選擇與機遇。希望雙方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打造校地合作、產學共贏的協同創新典范。南開大學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技術服務、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系列工作,形成高校科技成果從技術創新到產業化的全鏈條科技創新體系,成為企業創新創業的加速器,共創新時代新理念發展新局面。
滄州市委常委,渤海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國棟主持揭牌儀式。他說,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緊張建設,南開大學•滄州渤海新區綠色化工研究院正式揭牌。這是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成果,更是校地攜手共建的結果。南開大學•滄州渤海新區綠色化工研究院建成投用,不僅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增添政校企聯動、產學研一體的生動實例,也將有力促進南開大學“雙一流”學科建設,更將為滄州渤海新區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滄州渤海新區將全力支持研究院發展,提供一流的服務環境,創造最好的發展條件。
揭牌儀式前,雙方代表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并一同參觀了南開大學•滄州渤海新區綠色化工研究院展示中心、科技創意廣場等地。
近年來,滄州渤海新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京津冀協同發展重要戰略思想和對河北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區位、腹地等優勢,在加強承接產業轉移平臺建設的同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引進人才和智力資源,持續優化科技成果機制。在他們積極推動下,2018年6月,滄州市政府與南開大學簽約共建天津南開大學•滄州渤海新區綠色化工研究院。
南開大學•滄州渤海新區綠色化工研究院由滄州渤海新區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1.5億元建設,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內設食品分析測試平臺、有機合成與藥物研發平臺、綠色農藥創制與制劑平臺、功能高分子材料平臺、能源與材料化學平臺、催化反應平臺、環境保護與治理平臺等科研平臺。同時,研究院將依托南開大學優勢學科,建設綠色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環境保護等10余個分支研究所,吸引包括陳軍院士在內的多個學科帶頭人入駐。建成后,可吸納100余個創新創業團隊入駐,計劃打造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以上,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以上,每年孵化項目10個以上。
同日,在南開大學•滄州渤海新區綠色化工研究院合作座談會上,滄州普瑞東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冷延國、北京斯利安藥業有限公司滄州分公司總工程師黃道孝、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劉佳偉等10位專業技術人員被南開大學聘為化學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校外指導教師。此舉,既可以通過產學研教有機融合,有效促進南開大學化學、材料、生物、醫藥等“雙一流”學科建設,也可以有效擴寬企業引進高端人才渠道,并通過校企精準對接,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研發,充分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全面提升企業自主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同時,南開大學化學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更可以通過在企業的實際操作,提高動手能力,真正成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滄州市政府秘書長王彤,滄州渤海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華峰,滄州渤海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太龍出席活動。
南開大學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校產公司、化學學院、材料與工程學院、藥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南開校友會,相關基金公司代表,滄州市及渤海新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化工和醫藥協會及區內企業代表參加活動。